快递包裹不能成为小广告的新阵地
网络购物接收快递包裹是不少市民经常遇到的事情,5月12日,细心的银川市民王女士发现,自己近来收到的包裹略有不同,包裹表面除了快递单外,还多贴了一张本地的楼盘广告。
收到快递包裹,没想到随之而来的还有小广告,既有楼盘广告,还有早教机构,快递包裹已经成为小广告的新阵地,这让人纠结。
快递包裹上的小广告,当然是的“擅自行为”,因为有利可图。据了解,在快递包裹上贴小广告的价格是10000份每张1.2元,30000份每张1.1元,50000份每张1元,100000份每张0.95元。如果长期坚持下去,这**极好的赚钱路径,可对于消费者来说,却要无奈地接受这种新型“牛皮癣”了。
国家《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》第十二条规定,快件封装时,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快递封装用品。按照相关规定,印刷广告根据具体内容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查,经工商部门批准后,再由有资质的广告公司发布。但对于快递企业是否可以在包裹上粘贴广告,并无明确规定,所以不能确定包裹上的广告是否属于非法小广告,但此举却给消费者造成了困惑,因为一方面消费者没有义务接受这些小广告,快件在过程中所有权属于寄件人,任何人不得更改,而快递公司只负责受托中转与,不具备对快递物品表面改变的权利,即无权在消费者的包裹上贴小广告,因;另一方面这些小广告可能损坏包裹,这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。
需要指出的是,一般情况下,快递公司注册时未申请广告业务,这属于超范围经营,对于快递公司这一行为涉嫌侵权,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,在调查清楚之后,对快递公司贴小广告进行规范,必要时要给予严厉的惩罚,因为已经给消费者造成了事实上的伤害。
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,同比增长52%,跃居世界**。**多的**,有超过1亿件快件在寄递途中。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快递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如果再不对快递包裹贴小广告进行规范,并且以法律进行约束,那么,快递包裹就会成为小广告的新阵地,等到成为“灾害”了再来整顿,恐怕太迟了。消费者的权益不能无缘无故受到损害,职能部门不能再假装看不见了。
网
fedex快递查询
- 劳动模范杨莹:小快递也是大事业
- 快递电动三轮车陆续换新
- 亚马逊在法扩展包裹取件柜网络
- 亚马逊在法国建研发中心,打造30分钟无人机配送
- 亚马逊一季度净利润7.24亿美元 同比增41%
- 亚马逊在法国扩展包裹取件柜网络
- 亚马逊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%
- 敦豪StreetScooter电动车2017年产量将翻番
- DPD移动客户端下载量达百万次
- 联合包裹部署燃料电池电动送货汽车
- 马云访阿根廷签战略合作 总统推销葡萄酒
- 我国首开到新德里联运班列 东西双向货运大通道
- 刘君率团出席亚太地区邮关合作联合研讨会
- UPS部署燃料电池电动送货汽车
- 港铁计划联手中铁总,竞标350公里新马跨国高铁
- 海航集团收购瑞士免税店运营商Dufry的17%股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