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说古人不喜欢洗澡呢?宋朝人就很享受沐浴
在充满生机的杭州城中,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留下了令人惊叹的记录。他惊奇地发现,这座城市的浴所众多,水源自各处泉眼,供应充足。人们热爱沐浴,有时甚至可以容纳数百人同浴而不显得拥挤。这些浴场不仅提供冷水浴,还有热水供那些不习惯冷水浴的外国人使用。这里的人们,无论季节如何,从小就习惯于冷水浴,据说这对健康极为有益。每日清晨,人们沐浴后才开始一天的生活。
这些浴室文化不仅仅是杭州独有的,其他城市也同样盛行。例如汴京的浴堂巷,以公共浴室众多而闻名,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“浴堂巷”。在宋朝,浴堂又被称为“香水行”。如果你行走在宋朝的城市,看到门口挂有壶的地方,那便是香水行了。挂壶是宋朝公共浴堂的标志。
这些浴堂通常经营时间很早,《夷坚志补》中就有记载,一位官员早上过早去浴堂泡澡,可见当时浴堂的开放之早。而且泡澡的费用并不高,大约每人只需10文钱。
除了基本的沐浴服务,宋朝的浴堂还提供搓背等服务。苏东坡的同事中有一些比较邋遢的人,“经岁不洗沐”,他们的朋友实在无法忍受,于是约定每隔一两个月就去浴堂痛痛快快地洗一次澡。在宋朝,长年不沐浴的士大夫是要受到取笑的。比如窦元宾,因不常洗澡,他的同僚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“窦臭”。
宋代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用于个人卫生的香皂,叫做“肥皂团”。这种香皂由皂角、香料、药材等多种成分制成。这里我引用一条“肥皂方”,包含白芷、白附子等多种药材和猪脂等原料,这些原料混合制成肥皂,再配合鸡清使用,可以达到很好的清洁效果。
无论是为了卫生还是为了享受,沐浴在宋朝城市中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。这些浴室不仅提供了清洁的场所,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。通过这些细节,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朝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