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侯玄的简介 司马师与夏侯玄是什么关系
《夏侯玄传》源自《魏志》,书中记载的夏侯玄之死,象征着魏国的衰败。夏侯玄,字太初,是魏晋之交,玄学与文学的代表人物。身为的儿子和侄子、的表弟的他,自幼便名扬四海。传闻他胸怀日月之辉,二十岁时便担任散骑黄门侍郎。因与毛皇后的弟弟毛曾共事时的一次不愉快,被贬为羽林监。
在曹芳登基之时,夏侯玄的表亲曹爽大将军掌权辅政,他因此得到升迁。当时喜欢与夏侯玄谈论时政的他,提出了“审官择人”、“修订服饰制度”等政治措施。这些建议得到了司马懿的认同,夏侯玄被任命为镇西将军,掌管雍州的军事。正始五年,他与曹爽共同策划的骆谷之役失败,使他大失民心。这一事件被唐人所耻笑。正始十年,因受到司马氏的压制,他被剥夺了兵权。夏侯玄还是一位文学家,他的《论》因被后来的“书圣”书写而传世。
司马师与夏侯玄之间的关系并不特殊。但在一次密谋中,李丰和张缉企图杀死专权的司马师,让夏侯玄取而代之。然而计划败露,导致几人同夏侯玄被司马师诛灭三族。司马师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权臣,他是司马懿的长子、的哥哥,也是西晋奠基人之一。他性格沉着坚强、有雄才大略,与夏侯玄齐名。
在司马懿发动“高平陵事变”前夜,司马师就已与其父谋划诛杀曹爽。司马懿去世后,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辅政,掌握魏国军政大权。当曹芳企图通过政变诛杀司马师时,事情败露,导致司马师诛灭曹芳的三族。之后,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,另立新君于洛阳,继续掌控魏国大权。
夏侯玄是沛国谯人,在曹芳即位时受到重用。他成为镇西将军后,却因骆谷之役的失败大失人心。在曹爽被杀后,夏侯玄的兵权被剥夺。尽管夏侯霸提议逃往蜀国,但他仍选择留在朝中继续为官。最终因卷入李丰和张缉的政变而遭致杀身之祸。这位文学造诣颇深的才子,留下了诸多传世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