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检是亡国之君,为何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低
我是风趣网的小编,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历史故事,相信你们一定会很感兴趣。
在历史的洪流中,历经300多年的风风雨雨,真正能够数得上号的皇帝并不多。而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,尽管是亡国之君,但在历史上的评价却相当高。明朝的灭亡,其实并不完全怪朱由检,而是那些手下的大臣们出了问题。如果朱由检能信任李自成,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,或许明朝的辉煌还能延续一段时间。
我们都知道,崇祯皇帝生性多疑,对任何人都不全然信任,同时又患有贵族病,过分自信。而李自成,作为闯王,是农民起义军的典型代表,他身上充满了草莽英雄的气息。一旦遇到能让他发达的机会,他内心的贪婪、侥幸、无知和勇敢就会被激发出来。
从崇祯的立场和性格出发,他不太可能与李自成携手合作。但在形势的逼迫下,崇祯或许有过这样的打算,只是没有来得及实现。
明朝的灭亡,其实是天灾人祸的综合结果。后金的迅速崛起,得益于明朝的两线作战和汉奸范文程的帮助。而李自成的小强精神,也间接帮助了后金。后金的蠢蠢欲动,反过来也成全了李自成。毕竟,当年李自成只剩下18个人的时候,后金拉了他一把,让他得以存活。
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下,李自成和后金成就了彼此。明朝在与他们的对抗中,费时费力仍然无法取胜。如果李自成变成队友呢?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?
李自成作为一个农民起义者,他的最高目标或许是封王,而不是一定要当皇帝。衣锦还乡是所有农民起义者的共同梦想和最前期目标。可以看出,李自成急切地希望实现这个目标。他进入北京城后匆忙称帝,手忙脚乱中做了很多错误决策,也显示了他并没有做好当皇帝的准备。
崇祯皇帝在暗示魏藻德背锅时,魏藻德不肯接受这个责任。崇祯两次暗示都没有得到回应,最后只能保持气节选择自杀。李自成对崇祯的评价还是很高,他认为崇祯并非昏君。其实崇祯在位时也做了很多好事,只是当时朝中风气已经越来越差,他一个人无法改变太多。因此很多事情仍然会不得民心,最终滋生出像李自成这样的人。
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曲折和变数,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人物。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,值得我们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