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主地位持续遭到撼动 外卖或成星巴克“救命稻
日前星巴克发布截至2018年7月1日的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。财报显示,该季度内星巴克营收63.1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5%,净利润则同比增长23.3%至8.5亿美元。尽管从营收及盈利情况来看,星巴克该季度的表现尚数可圈可点,然而同店销售数据却暴露出星巴克愈加明显的增长瓶颈。
财报显示,第三季度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同比增幅仅为1%,低于分析师此前2.9%的增长预期,成为星巴克9年来的最差表现。而被星巴克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,也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。该季度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同店门店销售额下降2%,首次出现负增长,成为其在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同店销售增速已有增长放缓的势头,2018年第一及第二季度,星巴克同店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%和4%。
对于星巴克而言,不断在商圈核心地带开设新店以吸引用户,进而拉动销售增长,一贯是在其中国市场屡试不爽的扩张“套路”。而在线上业务方面,星巴克则更倾向于用数字化产品吸纳更多会员,以拉动实体店咖啡销售。
然而中国咖啡消费格局的变化使得星巴克难以继续保持高枕无忧。一来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趋势下,不少消费者开始追求更快、更便捷的消费体验;二来,瑞幸等新锐咖啡品牌顺应潮流而生,借烧钱攻势大行其道。以往深耕线下布局的星巴克,不得不开始重新考虑线上线下的打法。在三季报公布的同时,星巴克高层方面确认,为适应中国消费市场的数字化变革,星巴克将于年底在中国开展外送服务。
事实上,尽管线下扩张的脚步未曾放缓,星巴克却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外卖的地位。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,星巴克提出到 2022 年 9 月前,要把中国市场门店开到 6000 家的战略目标。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星巴克中国 CEO 王静瑛则表示,未来某一天或许将会参与外送业务。
由于星巴克当时未透露更多信息,承担起其业务的合作伙伴者将会是美团还是饿了么,一时也引发了诸多猜测。不过,该季度在中国市场遭遇“滑铁卢”后,为了“挽回脸面”,星巴克推进外卖业务落地的进程或许得开始加速了。
fedex快递查询
- 劳动模范杨莹:小快递也是大事业
- 快递电动三轮车陆续换新
- 亚马逊在法扩展包裹取件柜网络
- 亚马逊在法国建研发中心,打造30分钟无人机配送
- 亚马逊一季度净利润7.24亿美元 同比增41%
- 亚马逊在法国扩展包裹取件柜网络
- 亚马逊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%
- 敦豪StreetScooter电动车2017年产量将翻番
- DPD移动客户端下载量达百万次
- 联合包裹部署燃料电池电动送货汽车
- 马云访阿根廷签战略合作 总统推销葡萄酒
- 我国首开到新德里联运班列 东西双向货运大通道
- 刘君率团出席亚太地区邮关合作联合研讨会
- UPS部署燃料电池电动送货汽车
- 港铁计划联手中铁总,竞标350公里新马跨国高铁
- 海航集团收购瑞士免税店运营商Dufry的17%股权